油松上的小蠹蟲怎么識別你知道嗎?內蒙古油松銷售蘭蘭苗木告訴您。
一、宿主油松簡介
油松為喬木,高達25米,胸徑可達1米以上;樹皮灰褐色或紅褐色,裂成不規則較厚的鱗狀塊片,裂縫及上部樹皮紅褐色;枝平展或向下斜展,老樹樹冠平頂,小枝較粗,褐黃色,無毛,幼時微被白粉;冬芽矩圓形,頂端尖,微具樹脂,芽鱗紅褐色,邊緣有絲狀缺裂。針葉2針一束,深綠色,粗硬,長10-15厘米,徑約1.5毫米,邊緣有細鋸齒。
一、小蠹蟲簡介
在油松上危害的鞘翅目小蠹蟲科的小蠹蟲常見種類有一下幾種:
松縱坑切稍小蠹
一般一年發生一代,以成蟲越冬,成蟲體長3.5-4.5mm,體深棕色或者黑褐色,具有光澤,密布刻點和灰黃色絨毛。4月飛離越冬場所,在嫩稍危害,5月卵孵化,6月化蛹,7月新成蟲出現,10月開始集中下樹危害風倒、風折木越冬。
松橫坑切稍小蠹
一般一年發生一代,以成蟲越冬,體栗褐色,具有光澤,刻點,開春飛離越冬場所,在嫩稍危害,4-5月又飛回衰弱枝條危害,產卵期長達2個月,5月下旬開始孵化,6月化蛹,6-7月新成蟲出現,9月在嫩枝危害和越冬。

松十二齒小蠹
一般一年發生一代,以成蟲越冬,成蟲體長5.8-7.5mm,黑褐色,有強光澤。5月開始危害,交尾產卵,7-8月出現新一代成蟲,直接危害健康樹木,多危害樹干粗大部分,成蟲喜光。
紅蠟大小蠹
一般一年發生一代,以老熟幼蟲為主,其次是成蟲越冬。蟲體為紅褐色,體長5.3-9.2mm,3齡和2齡幼蟲及蛹在樹干基部、主根、側根的韌皮部越冬。地上部分的由體在越冬后均死亡。除冬季外,全年可見到卵。4月下旬越冬成蟲開始出孔飛揚,5月中、下旬飛揚盛期,6月中旬飛揚結束;飛揚距離可達20km。卵始見于5月中旬,6月上旬為產卵盛期。幼蟲共5齡,歷期約15天,7月下旬開始化蛹,8月中旬化蛹盛期。6月上旬越冬老熟幼蟲化蛹,6月下旬化蛹盛期,8月,上旬成蟲羽化。該蟲是單配偶一雌一雄制家族類型,雌成蟲先找寄主蛀孔侵入,而后雄成蟲進入和交尾,孔口形成由松脂、木屑和蟲糞組成的漏斗狀凝脂塊(紅棕至淺棕色和灰白色)。侵入后松樹大量流脂,引誘飛揚的成蟲入侵,導致集中群居為害。侵入部位以距根莖1m以下的主干為多,常見于近地表處和根部、最遠處達根部4m處,直徑5mm以上的根就能危害。
油松梢小蠹
一年發生三代,以幼蟲為主,其次是成蟲越冬。體長2mm,體為黑褐色。4月越冬幼蟲化蛹,5月份出現成蟲,其余二代成蟲始發期出現在8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。
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